天启年间,孙承宗在这里展开他的大车营,率领万余精锐和十几万辽东流民屯田,实行他的“筑垒东进”战略。
而当时,袁可立被任命为登莱巡抚,负责山东半岛及渤海海域防务。他倾力打造登莱水师,集结五万余人的水陆军队与四千艘战船,与毛文龙的东江水师从海上对建奴实行大规模袭扰。
并且,当时蒙古察哈尔部、朝鲜国都是大明的盟友,配合明军共同夹击建奴,对建奴达成战略孤立,实行物资禁运,逼得努尔哈赤不得不屠杀“无谷之人”以节约粮食,也因此与汉民决裂。
天启四年、五年这两年,是大明最接近击败建奴、收复辽东的时候。结果就在情势一片大好之时,孙承宗、袁可立相继被弹劾下台;毛文龙被断绝物资,东江镇闹饥荒,军民多饿死,他不得不跑到朝鲜借地屯种,却又发生铁山之屠的惨剧。
更巧合的是,这年五月,天启皇帝心血来潮,亲自在西苑划小船。行至水中时,突然狂风骤起,船只倾覆,他与两名宦官一同落水。幸得内官谈敬迅速跳水将他救起,而那两名宦官则溺水身亡,死无对证。自此御体成疾,两年后喝米汤去世。
历史真的有那么多巧合吗?为什么朱由校早不落水,晚不落水,偏偏在建奴快要撑不住的时候落水呢?!为了稳定局势,避免造成恐慌和牵涉无辜,朱由检没有启动对他哥落水及后续死因的调查,就算调查了,也大概率查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按理来说,魏忠贤没有弑君的动机。朱由检就此事询问他时,他说当时先帝落水后并未牵涉别人,反而对他和客氏大加赏赐。客氏被朱由检送出宫去了,留着总觉得怪膈应的。魏忠贤承认了他和客氏的对食关系,否认了先帝与客氏的不伦传言。
另外,给朱由检写内起居注的那个八卦老太监名叫刘若愚,是个很有文采的太监,朱由检觉得以他的水平考个进士完全没有问题。刘若愚悄悄告诉朱由检,其实魏忠贤原本是有对食的,为攀附客氏,不惜与原本的对食对象一刀两断。
内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,就好像真的是个意外,天命汗真的有天命在身,所有能够阻止他的人都会遭到天谴一样,已经诡异得不能再诡异了。
朱由检不信任锦衣卫,更不信任魏忠贤手下那群地痞流氓,文官就更别说了,朱由检敢让他们去查,他们就敢扩大化,百分之贰佰执行,用来打击异己。
右屯、大凌河堡、松山、杏山、塔山,这几个据点每每相距二三十里,沿海连成一线、相互呼应。
袁可立分别在海上的觉华岛、宁远城,以及连接到广宁右屯卫的这些据点,各屯放数万石粮食,一来作为后续支援部队的行军粮,二来避免军粮集中放置,出现被敌军捣毁或内外勾结焚毁等意外。其中,觉华岛和右屯都屯了三十万石粮食。
右屯距离辽阳还有四百里路程,中途后勤补给运输压力巨大。后续围攻辽阳城、进行长期战斗时,再从辽西运粮就不合适了,而应当从辽南获取补给,但情势依旧不容乐观。
辽南的粮食出于安全考虑,主要囤积在南端的金州、旅顺口,不过为了方便补给,其他地方也设置了小一点的粮食中转站,最靠近北部的则设在连云岛上。而连云岛在盖州,距离辽南最前线的海州还有着不小的距离。
总而言之,弃地一时爽,收复辽东难如登天!当初老朱打辽东都用了整整十六年,中间还吃了败仗!
朱由检让他们不计损耗、不惜钱粮将辽东夺回来,辽西、辽南两地合计有三百多万石的粮食储备,支撑这场大战是绰绰有余的,但有粮食和怎么把粮食送到前线是两回事。
右屯仍在调兵遣将、积蓄力量。袁可立召集各镇、关守总兵来右屯开展战前会议。曹文诏与自己的老上司孙承宗已经快十年没有见了,北京保卫战的时候,孙承宗远在西北没有回来。
如今,有些生疏的两人在熟悉又陌生的右屯相见,纵心中有千言万语,一时竟无法说出,只剩下无限唏嘘。
还是孙承宗开口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尴尬,他颇为自得地说道:“老夫当初就见你不凡,如今看来,果然没有看走眼!”
曹文诏闻言,一时竟有些许害臊,对于自己是如何爬上来的,老曹不愿意多言,他没有道德洁癖,但外戚什么的,听起来似乎也不那么光彩。他闷闷道:“孙公,末将听说你与陛下闹得不好看,你这又是何苦呢?!”
“确实是我做得不对。”孙承宗沉默片刻,轻声道,说完,他又眼神莫名地看向曹文诏,看得曹文诏都有些发毛了,“陛下中旨调兵,你说接就接,你眼里可还有朝廷,可还有兵部?!若是将来陛下要掀起大案,你也要帮陛下屠戮朝廷诸公么!”
话音落下,两人之间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起来,曹文诏感觉有些牙疼,自己这老上司也太小气了吧,他摇了摇头,说道:“陛下不会这样做的。”
“太祖早些年也宽以待人,对手下文武不吝赏赐,但你要知道,皇帝是会老的。你怎知道,到时候不会伤及你们这些勋戚贵胄呢?!”孙承宗近似咏唱地说道。
曹文诏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,他一字一顿地说道:“孙大人,我读书不多,但唯识得‘忠义’二字!若陛下真要本将杀人,那也是那些虫豸先欺负了陛下,那就休怪本将不留情面!
孙大人,我敬你三分,便与你直言:陛下让你起复,也算是待你不薄了吧,你竟想要离间本将与陛下?!挂念当年情谊,这件事就当没有过,你以后莫要再与我说些莫名其妙的话,告辞!”
曹文诏一甩披风,转身离去。他身上精铁甲胄摩擦作响,像是控诉着他此刻的愤怒。孙承宗站在高台上,干枯的手掌搭在栏杆上,他幽幽叹气,出神地望着下方正在奋力运煤的和尚们,也不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。
噼啪!监工士兵的皮鞭毫不留情地落在了一名动作稍慢的髡贼的背上,将其打得龇牙咧嘴。这群和尚被罚做劳役几个月了,没有剃头工具,光头的造型无法维持,如今已经长出寸许长的头发,可不就是髡贼么!
“看什么看,哭?!不许哭!哭也算偷懒!陛下说了,你们这群和尚修的是苦行僧,要多吃苦,吃苦多了才能修成正果!我这可不是在欺负你,我这是在帮你!”监工说着,都有些绷不住笑了。 《明末:我崇祯摆烂怎么了?!》-作者:签不了约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