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来小说>都市小说>激情年代: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>第二十七章 厂长来了也拜码头
  在暑假搬家,也是夏天最热的时候。

  江成带着一家人搬进了早就预留好的一套普通职工住房里,楼层和位置其实是不错的,但职工楼想太好也不现实。

  房子不像之前住的干部房,前后通的。天热也有自然风吹进房间,开一个风扇就能睡的比较舒服。

  而职工楼这边的房子,就两个房间。没有厨房,做饭菜得在外面自己搭建一个厨房。江成他们住的房子是在一楼的一个拐角处,相对比较清静点。

  如果是在二楼,上下班人来人往的多,而且很多人在走廊过道煮饭。

  另外不方便的就是上厕所又要跟以前那样去公厕了,不过职工楼的公厕近,也比较干净。

  主要是房间小了并且少了,以前夏天把房间里的地面用拖把拖干净,大家可以睡地上。现在房间小了,又要摆放很多东西。

  只能睡凉席,风扇晚上吹的风都有点热的。

  好在小孩也懂事,知道这是家里有了变故,没有吵闹。孩子也听说过有些人,甚至学校里的老师都有去乡下住牛棚的。这天气住牛棚,蚊子和虱子都要咬死人。

  而且家里有点风扇,已经比住职工楼的邻居条件要好的多了。

  并且住在这边,江平他们也能认识更多的同龄小孩,能交很多朋友,也能玩一些他们以前没玩过的东西。

  在搬家的时候,江成和谭雅萱把埋在郊区外山上的钱也挖回来了。虽然没有人会好好的去挖一座比较偏僻的山头,但放在外面总归有些担心。

  江成搬完家,张书记倒是直接拎包入住进了干部房。江成给他留了一些家具,省的他去置办了。张书记在这边稳定后,他媳妇也会来这边,而他的子女早就大了,也成家了,不会到昌城这边来。

  家搬完后,江成也开始安心的工作,每天打扫厂区门口的卫生。昌城汽车厂现在规模不小,有好几个厂门口。

  为什么要说安心的工作呢,因为这些天他打扫卫生的时候,总有厂里的人来看望他,对他鼓励和宽慰性的开导。

  其实江成并不需要大家进行什么安慰,只是大家觉得他需要。

  江成现在需要的就是清静,每天拿一个大扫帚,就是那种很多细的竹条做成的那种。然后两眼无神的开始进行搞卫生,在打扫的时候,也不需要说一句话。

  对于在六六年之前,江成觉得自己做的最明智的事情就是看了很多种类型的技术书籍。起码他可以一个人边扫地边在脑海里搞科研工作。

  江成已经不局限于造车了,当然改革后,他肯定还是想投入这一行的。

  现在江成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,所以是想到什么就研发什么。而且很多技术在未来终归是要融合在一起的,以后智能化的时代来临,产品也是五花八门。

  搞手机的,搞芯片的,搞汽车的,甚至搞空调的,这些行业竟然都能互相联通。

  江成反正也无聊,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人,自然是希望智能手机能更早问世了,然后对智能手机进行了返祖分析。

  智能的,普通屏幕的,翻盖的,直推的,小灵通,大哥大,寻呼(BB)机。

  当然了,寻呼机再往上推,应该是对讲机和有线电话,但有线电话不属于移动通讯。

  江成曾经以为自己能组装和改装汽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,真没有想到,自己竟然也有能力制造通讯设备。

  寻呼机其实国外已经有了,但这东西现在都没有流行起来,主要还是时代的问题。

  经济不发展到一定的程度,这种东西市场很小的,主要还是前期成本高,用户没有一定的数量,价格下不来。

  寻呼机是在七十年代,老美那边先流行起来的,人家老美收入高。然后到了七十年代中期,这东西传到了香江,但是要使用寻呼机,首先得建立寻呼台,然后进行所谓的入网,其实就是开通信号接收器,有一个对于的编码。

  而在七十年代,香江那边使用寻呼机,主要是给警务人员和一些特殊人员配备的。不属于盈利性质,所以在不考虑盈利的情况下,花点成本弄一个传呼台也不算什么了。

  江成打算研究这个东西打发时间玩玩,按照他的设想,他应该能把通讯设备推衍到翻盖手机的地步。

  当然了,光有产品不行,还要模拟信号发射中心,也就是所谓的地面基站。

  反正也无聊,不断推衍就是了。而在把寻呼机推衍出来后,包括地面基站的建设是需要什么,另外就是人工的传呼中心了。

  江成把寻呼机在脑海中推衍出来各种结构后,发现这东西成本是真便宜,据说当年还有人想依靠囤BB机发财的。

  这寻呼机真正的成本是前期的基站建设,早期BB机价格高,就是把建设和生产成本算到里面去了。

  这寻呼机里面的利润主要有两个方面,一个就是寻呼机的出售。另外一个就是开通信号,收月租服务费。

  而这运营公司把前期投入的前要是收回来了的话,除了传呼中心要一些职工,其他的简直是一本万利。

  这有点类似国家的收费高速公路,把前期的成本收回,后面主要的成本就是那些收费站的职工工资,每个月用户的月租费,真是白捡的。

  只是江成这样一盘算,难怪后世国内的通讯巨头都是国营的。果然是挣钱的行业,私人真的只能看不能想。

  不过寻呼机的成本也没几个,这东西真正技术核心是一个类似内存的小型储存器。需要前提存储一些字母,数字,甚至国内后来的汉字。

  传呼中心给带有编号的寻呼机发送信号编码,然后寻呼机那边接收信号,找到对应存储的字符进行显示出来。

  江成没有想到,他现实中根本就没接触过BB机,如今凭借自己掌握的技术,能把BB机和基站的结构都推衍出来。

  离改革开放有十多年,这静下心来推衍,得推衍出来多少未来的产品。

  除了产品,还有设备方面也可以进行推衍,甚至如何制造初级的光刻机也可以无聊的去想一想。

  就这样过去了两个多月,学校的课程在六七年下半年开始恢复。而江成作为一个扫地大叔,开始喜欢留点胡子了。

  皮肤比以前黑了不少,但配上一些胡须,如果不是手上的扫帚和身上穿的普通工人服装,其实仔细看,会有股子成熟男人的气息。

  也是在下半年学校开学后,昌城汽车厂的新厂长也来赴任了。

  新厂长姓谢,叫谢兴东。江成不认识,但是张书记认识。毕竟到了他们这一层次的级别,越是高层圈子越是逐渐缩小。

  谢兴东是第一机械工业部那边调过来,也属于级别平调。但由中央地区调到地方了,都是要搭上昌城汽车厂这个企业要晋升的快车来提升级别。

  谢兴东到昌城汽车厂这边来后,也是姿态放的低,接手和处理一些厂里的事物,也是尽量听从厂里干部的意见。

  跟当年大炼钢时候,那调过来的余开宏完全不一样。余开宏一过来,就是给大家定目标,说我们应该怎样。

  而谢兴东过来,没有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,就是听取意见,掌握汽车厂的情况。

  张书记和谢厂长在汽车厂这边都在求稳,因为这两年那风口上的原因,很多部门的人员结构都不完整。

  没有书记,没有正式的厂长,科研部门也没一个总指挥,也没有部门搞什么新产品研发。都是在一些设备和产品原有的基础上,看看能不能改进的。

  另外谢厂长跟张书记还出现了一个相同的做法,来厂里没两天后,也在门口陪江成蹲坐在路边上。

  搞的江成有种拜码头的感觉,好像来这边的领导,不跟他交谈一下,就无法开展工作似的。

  随着厂里的书记和厂长相继到位,不得不说,人家能力是真的强。

  之前陈于雄的那一套工厂管理方式是不错,但跟在这种相对是在‘体制’内混的谢兴东比,还真有点水土不服的样子。

  在一九六七年下半年,张书记之前说会帮江成把他媳妇的工作调整一下的事情,过去了几个月都没有动静。

  有些人因为自身的情况,可能都牵连到亲人下岗,或者也是调离重要岗位那种。

  他们这些也很多自我安慰的思维,就是跟自己一样的人不少,只要自己不是被针对成最惨的,也就认了。

  所以稍微搞一点特殊化,可能就被人盯上。 《激情年代: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》-作者:三斤面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