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刊载了长篇通讯《我的学生全都战死了,现在,该轮到我这个老师上了——追记空军英雄李响阳上校》。
这句话,是李响阳上校明知驾驶没有任何武器的“教练机升空迎敌”是必死之举,一众同事都在苦苦劝阻他,
不要意气用事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............
他没有说别的,只是眼含热泪的说道:“大家的好意,我心领了,可是!
我的学生全部战死了,
现在!该轮到我这个老师上了.............
我曾经多次教育我的学生,敌机来了,咱们的飞机落后,就是明知升空是个死,但是为了祖国的蓝天,为了蓝天下的同袍,我们是民国第一代飞行员,你们怕死吗?
你们怕死吗?怕死别当飞行员!
他们的回答都是,我们不怕死.............
没理由,我的学生都不怕死,反而我这个一再教育他们不怕死的老师,倒是怕死起来了吗?
人都有一死,将来我死后,如果我今天不升空,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他们!
所以,今天,我这个老师一样不怕死...........
升空,战死在祖国的蓝天之上,是一个飞行员最大的荣耀!”
...............
文章详细记述了这位航校教官,在目睹自己亲手培养的、那群出身富商家庭、南洋侨界的年轻飞行员们一个个血洒长空后,毅然驾驶仅存的教练机升空,以决死姿态捍卫领空的壮举。
文章笔触深情,回溯了那群年轻飞行员们的音容笑貌:他们本可享受优渥的生活,却为民族存亡毅然驾机搏命。
一位名叫程怀明的飞行员,在最后一次出战前,对恋人王露苇笑着说:“露苇,别等我了,这次升空之后,我怕是回不来了..........你另找个好人稼了吧!
我一定在蓝天之上祝福你..........”
当他殉国的消息传来,年仅十八岁的王露苇,没有哭泣。
她只是静静地穿好最漂亮的衣裳,那本是准备做嫁衣的料子,仔细梳妆,对镜描眉,如同要去赴一场最神圣的约会。
然后,她登上他们常去的南山上,留下绝笔:“怀明,你是在空中殉国的,你是英雄。
你死了,我一个人也不能在地上独活,我来陪你了。”
随即,面带微笑,纵身一跃,如一朵凄美的花,绽放在山崖之下。
报道的最后,是国民政府空军部的呼吁:“......飞机,我们终会有的!
但比飞机更珍贵、更不可或缺的,是千千万万颗愿意为这片土地、这个民族献出一切的热血之心!
我们呼吁,有理想、有文化的热血青年,报名参军,加入我们民国空军的行列!”
魔都,英租界、静安路169号别墅内。
韩振华捧着这份还带着油墨香的报纸,双手剧烈地颤抖。
当读到李响阳驾着无武装的教练机冲向敌机群时,他攥紧了拳头;
当读到程怀明与王露苇那跨越生死的爱情时,他二十岁的年轻心灵再也无法承受那汹涌的情感冲击,泪水决堤而出,化作了压抑不住的嚎啕大哭!
他深恨自己的无力,在这种国破家亡的悲剧面前,他感觉自己的那些算计、那些暗中操纵,显得如此苍白和微不足道。
痛苦如同潮水般席卷了他。不知过了多久,情绪才稍稍宣泄。他猛地抹去眼泪,眼中燃烧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绝光芒。
“不行!我必须做点什么!立刻!马上!”
韩振华冲进书房,反锁房门,几乎是颤抖着再次取出了那部关系着他命运的手机。
他知道,自己再有钱,也不可能直接买到成建制的先进战机,那只以是国家与国家层面的交易。
自己要想买,撑到天也只能买个一架两架的,还有就是即便买来了运不来!
但他也记得,通过上次利用手机AI,为漂亮国罗思富总统的新政提供了那个关键的“法院填充计划”思路,变相解决了其政治危机后,
漂亮国对民国的援助力度确实有所增加,从最初的2500万美元提升到了5000万美元,其中明确有约一千万美元用于采购飞机、高炮以及招募退役飞行员组成“飞虎队”。
但问题是,飞机从订单下达到生产、测试、交付,需要时间!
现在的漂亮国,还远未进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那恐怖的“全国战争总动员”状态。
那种状态下,漂亮国工业怪兽的潜力才会被彻底激发,达到巅峰时一天下线近百架飞机的骇人产能,
让在太平洋战场上让日军绝望的“每当我们为击沉一艘漂亮国军舰,和击落十架飞机而欢呼胜利的时候,
第二天,我们惊恐的发现,马上就会有三艘军舰,三百架飞机,从漂亮国本土,运到战场上,
我们到底是和一个多么富有的怪物在战斗啊!!!!!
越打越多,帝国这场战争,真的无法继续下去了.............”的绝望哀嚎。
而现在,只是和平时期的军工生产。
漂亮国援助的那200架P-40战斗机,按照正常流程,从零部件采购、生产线组装、试飞到海上运输,至少需要四个月!
即便加班加点,最早也要下个月才能开始交付第一批。
“远水难救近火......而且,飞机来了,人呢?”韩振华焦躁地踱步
“传统的飞行员训练,要形成战斗力,至少需要几百上千小时的飞行,这又得半年过去了!
我们等不起!必须要有办法,让我们的菜鸟飞行员,能用最短的时间,掌握最致命的反击手段!”
他猛地停下,眼中爆发出精光,再次点开了万能的手机AI。
他在对话框中快速输入:“查询:1939年背景下,如何最大限度缩短飞行员训练周期,快速形成空战战斗力?
有无特定空战战术,能让经验不足的飞行员有效对抗日军王牌?”
屏幕微光闪烁,超越时代的知识再次涌来:
“分析完成。基于历史空战数据及后世空战理论总结,可提供以下长期和短期两套‘捷径’方案,旨在以战术弥补训练时长不足:
核心思路:摒弃复杂机动,专注于几种简单、高效、易于掌握的‘杀手锏’战术。
一、短期方案:我军抗美援朝王牌飞行员一级战斗英雄高志航写的《高志航空战手策》!
推荐战术可参考,我军抗美援朝王牌飞行员一级战斗英雄高志航,仅飞行十五小时,就击落七架美最先进战机,
其中包括飞行时长达几千小时美军第一王牌飞行员的高志航书写的《高志航空战手策》
中BOOM攻击战术,ZOOM攻击战术“奥格登滚桶防御战术,等一系列战术,具体内容如下:
1.BoomandZoom攻击战术:强调利用高度优势(Boom)进行俯冲攻击,一击脱离,绝不恋战。
充分利用战机性能某一优势(如P-40的俯冲速度),避免陷入日军零战擅长的缠斗............。
2.萨奇剪(ThachWeave)防御战术:双机编队协同防御战术.............。
两架飞机以特定方式交叉飞行,互相为对方提供尾部掩护,有效应对敌方咬尾。此战术简单易学,能极大提高生存率。
3.经过高志航本土化改良的奥格登滚桶(ImmelmannTurn)及衍生变体:强调在特定能量状态下,以一个简化的水平螺旋俯冲或急转,结合能量积累,实现快速脱离或反咬。能让尾随的敌机因预判错误而冲前,创造射击窗口。
4.(前瞻性提示)特定条件下的非常规机动:如利用战机极限攻角,实现类似‘普加乔夫眼镜蛇’的瞬时姿态改变,扰乱敌机瞄准(注:对飞机结构及飞行员要求极高,需谨慎选择机型及人员)。另有利用爆炸冲击波规避的‘莫洛托夫面包篮’等应急战术......
结论:上述战术,尤其前三种,若飞行员能深刻理解其精髓,并进行针对性、高强度模拟及实机演练约15-20小时,其空战效能可远超进行数百小时传统训练的飞行员。可集中编写为《空战应急速成手册》。”
“秒啊!”韩振华看得心潮澎湃,激动得差点跳起来,“BoomandZoom攻击战术,萨奇剪,简化滚筒......就这么几个动作,练熟了,就能在关键时刻要了鬼子王牌飞行员的命!
15个小时!这简直就是为我们现在的困境量身定做的!”
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年轻的、面孔稚嫩的民国飞行员,驾驶着即将到来的P-40,用这些看似简单却无比凌厉的战术,将不可一世的日军王牌打得凌空爆炸的场景!
二、长期方案:结合后世二十一世纪“工业大摸底”时,无意间发现一家“民营企业”生产的防止农场遭到野猪破坏,而生产的“民用有源相控阵雷达”。
核心思路:该雷达本质上就是一个经以发出电波的“大灯泡”,原理极其简单但实用极性极强!
具体设计制造方式的原理如下:...................
他不再犹豫,立刻准备将这些战术要点、训练方法,以及那份《高志航空战应急速成手册》的框架,详细整理出来。
这一次,他甚至顾不上再找新的“声优”,决定还是由最熟悉的“报喜鸟”祁大厅长,来送出这份至关重要的“空战秘籍”。
书房内,只有留声机唱针划过唱片发出的细微沙沙声,以及韩振华那经过手机AI编辑的、低沉而富有磁性的“祁大厅长”的嗓音,在逐字逐句地口述着《高志航空战手策》的精要。
BoomandZoom的能量空战理论、萨奇剪的双机协同防御、简化版奥格登滚桶的致命反击......每一个战术要点,都凝聚着后世空战智慧的结晶,堪称在这个时代降维打击的“空战秘籍”。
韩振华越听越是心潮澎湃,他仿佛已经看到一群年轻的民国雄鹰,驾驶着P-40,用这简洁凌厉的“三板斧”,将不可一世的日军王牌揍得晕头转向,凌空开花的场景。
“有了这本手册,至少能让我们未来的飞行员,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,减少无数不必要的牺牲!”他心中稍感宽慰,思路也随之进一步发散。
“既然空战战术能如此大幅提升战力,那更高级的‘眼睛’民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呢?”
他想起了手机AI提示的长期方案,那个由后世某省某市某公司在“工业大摸底”中被意外发现的、用于驱赶野猪的“民用有源相控阵雷达”!
其核心原理,是利用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束扫描探测目标,对于1939年几乎为零的电子对抗环境而言,简直是开了天眼般的绝对优势!
他下意识地就想将这份更惊世骇俗的技术也一并录下,交给军统,让山城方面能提前预警日机,避免再遭5月19日那样的惨烈轰炸。
然而,他的手指在即将按下录制键的瞬间,猛地停住了。
一股冰冷的理智如同冷水浇头,瞬间熄灭了他冲动的小火苗。
“不行!绝对不能交出去!”韩振华深吸一口凉气,后背惊出一层细汗。
他迅速在脑海中罗列了无法上交的致命原因:
第一,工业基础天堑:山城方面有什么?
被炸得七零八落的残破工厂?
匮乏到极点的稀有金属储备?
几乎空白的电子管、晶体检波器、脉冲调制器、精密示波器......等等研发和生产能力?
别说核心的磁控管和信号处理单元,就连最基础的高性能漆包线、绝缘材料、真空泵,山城方面都难以稳定获取和量产。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!
第二,研发环境优势:反观自己所在的魔都,虽然华界沦陷,但英美法租界依然维持着畸形的繁荣,通过外滩的航运,几乎可以买到全世界的任何实验设备和原材料。
自己手握巨资,圣约翰大学校长的身份更是绝佳掩护,完全可以组建一个顶尖的“物理电磁波实验团队”。
他脑中立刻浮现出几位后世鼎鼎大名的名字:孟昭建(后世雷达与信息论奠基人之一)、毕得现(后世雷达工程奠基人之一)、张中军(后世自动控制奠基人之一)......这些未来的泰斗,此刻或许还是籍籍无名的青年学者,正需要机会和平台!
由自己来主导,集合顶尖人才和无限财力,研发成功的概率比山城方面高出何止百倍?
其实科学技术研发,在外人想象中好像是一件“高大上”的一种神秘无比的事情,但说穿了非常简单,就是有名的“科学技术三步曲”:
一就是制定标准,这个标准是不是可科学的都无所谓,比如英尺,其实就是英女王脚的长度,他科学个屁啊!但是不论他科不科学,但是他有标准了,就是巨大的筑基,一切科学研究的前题!
二就是用这个标准来记录总结每一次的实验或者实践数据,发现是错误的就纠正,正确的就发扬继续推进........
三就是用科学成果产生的效益来继续推进科学的进步!大道至简,有这个三步曲,在任何时间,任何地点,任何环境下,都能暴发科学技术文明!
第三,技术泄露风险:山城方面被日本间谍渗透得跟筛子一样。
雷达技术一旦落入日方手中......韩振华简直不敢想象那后果。
日军舰队和航空兵如果率先装备了雷达,其在太平洋战场的优势将难以撼动,历史走向将彻底失控,后果不堪设想!
这个险,他冒不起,民族也冒不起!
第四,未来的隐忧:他深知山城方面的本质。
现在虽是抗日统一战线,但将来......这雷达技术若被其完全掌握,难保不会成为日后阻碍原本剧情洪流的帮凶。
技术,必须掌握在自己,或者说,掌握在真正代表人民的一方手中。至少,主导权要在自己这里。
“东西可以‘借’给你们打鬼子,但核心技术,必须由我来掌控!”韩振华眼中闪过一丝决绝,“未来的制高点,我必须提前抢占!”
想到这里,他彻底打消了上交雷达技术的念头。 《谍战1937:我的外挂是手机》-作者:唐古拉山的冰潇花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