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家志眯着眼来到了走廊上,冬日的暖阳照在菜田里栩栩生辉。
他从江永强的话语里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。
其很可能知道了陈家志通过黄建远和他交朋友,就是为了把逃犯所在地信息透露给他。
不过江永强没有深究,说明他接受了这份情谊。
就算深究,陈家志也可以说是无意间发现的。
“老板,自行车准备好了。”戚永锋这时在公路边喊道。
“来了。”
对陈家志来说,巡田永远是他最喜欢的工作之一。
骑着车在菜场来回穿梭时,即使有工作的羁绊,也能尽情享受自由与惬意。
江心菜场依然以菜心、芥兰为主,东升农场则已移栽了一部分生菜。
看江心菜场的工人栽苗也是一种享受,那干净利索的栽苗动作赏心悦目,仿佛一秒就栽了五六株。
“别看栽得快,成活率可不低。”戚永锋跟在一旁也有些得意。
“看到了,基本没有缺苗的。”
陈家志也很满意这样的速度,计件总是能激发出人的潜力。
11月末才接手,12月翻耕、施肥、耙地、移栽,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搞定了大半,效率确实高。
“老板,我这样的栽法,生菜的上市时间会不会过于集中了?”
“你在担心卖不完?”陈家志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,突然很想笑。
“东升农场毕竟有1500亩地,实际栽1300亩的话,一个月栽完,平均每天也是40多亩地,上市了就是一天近80吨菜。”
戚永锋分析着。
“除了东升农场,合利应该也种了不少生菜,还有沪市也有,后期会不会过于多了?”
陈家志掏出烟盒给戚永锋点了一支,说:“你多虑了,市场上现在正在愁生菜不够。”
珠三角的生菜消费潜力很高,陈家志记得未来是消费量前三的青菜。
同时香江和国外的需求也不少。
简单解释了下日本、香江、内地市场对生菜的需求后,戚永锋明悟了。
“志哥的意思是我还不够猛?”
“猛你个头。”陈家志笑骂道:“不要想着搏一搏,稳着来。”
“嘿嘿,我一开始是有想过12月份就把1300亩生菜全部栽完,差不多一天100亩,后来一想时间不持久就又算了。”
戚永锋半靠在自行车座椅上,抽着烟,述说着曾设想过的很猛的想法。
可种菜不光得猛,持久更重要。
陈家志听了后都不想评价了,只是瞪了戚永锋一眼,这种想法很危险。
“就保持现在的节奏来,重点是要保证每天都有合适的出菜量。”
“这样不仅有利于市场规划,同时也适合养工人。”
同样的话陈家志说过很多次,不过巡完田后,他还是再次强调。
“不要只记得猛,男人也要持久。”
“志哥,放心,我就是开玩笑的,现在我种菜稳得一批!”
“行,那我走了,有事打电话。”
当天来,当天回,行程匆忙,陈家志也又一次完成了所有基地的巡田。
紧跟着种植计划也在第二天早上出炉,下午时就到了各个场长的手上。
这是一份通盘考虑的计划,侧重于大方向。
比如珠三角除了常规出口品种,还涉及到鸡心芥、增城迟菜心等特色优质蔬菜。
沪市则偏向于日本市场。
总的来说,是一份比较求稳的种植规划,目的是保证稳定供应。
不过以陈家志对各位场长的了解,在实际种植过程中,每个场长都会有所偏向。
临近下班时,陈家志从办公室又拿了两瓶酒到车上,晚上江永强约了他和黄建远一起喝酒。
“老板~”
刚关了后备箱,薛军开着辆面包车来了。
“我问到了,香水柠檬的主产区就在广东,白云区就种了有很多香水柠檬!”
“可以,然后呢?”陈家志真没想到薛军从瑞丽回来后还在关注香水柠檬。
“做香水柠檬生意啊!或者是到瑞丽建种植基地,当地气候不一样,和广东能错开上市时间。”
薛军理所当然的说道,去瑞丽调研了那么久,不可能就是为了去抓逃犯撒~
“算了,瑞丽不合适。”陈家志委婉拒绝,他去瑞丽就是为了抓逃犯。
薛军又说:“不去瑞丽也可以,水果档口和门店都可以做一做香水柠檬生意。”
“我同意。”陈家志微微颔首,又说:“不过我建议你问下易老总,要不要帮他卖下老家的柠檬。”
“呃……”
薛军终于反应了过来,想了片刻,说:“要做就只能往大了做。”
“当然可以。”陈家志说:“只是也不要花太多精力在这上面,就当是多提供个销售渠道。”
“我懂了。”
又和薛军聊了一会儿水果事业,陈家志也没再上楼,喊了声李秀,便一起去赴约。
吃饭的地方仍旧在炳胜海鲜大排档,江永强是这里的常客。
“陈总,今天我请客,就不开你的酒了,喝我这个,吃鱼生正合适。”
抵达时,江永强和黄建远已经在了,见陈家志带了酒,江永强连忙从桌底下拿出了两瓶汾酒。
“好,今天听江警官安排。”
许是知道陈家志不会吃鱼生,江永强还点了其它的特色菜。
各倒了一杯酒后,江永强就提了杯酒,“陈总,今天这第一杯得敬你,没有你提供的信息,我江永强这辈子可能就卡在这里了!”
说罢,江永强一饮而尽。
“你太客气了。”
陈家志能看出江永强是真心感谢,也将杯中酒喝完。
现场几人中最懵逼的就要数黄建远了,等两人碰完杯,他才如梦初醒。
“阿强,你说你能抓到逃犯,是陈总给你提供的信息?”
“对。”江永强简单介绍了下,只说陈家志去考察恰巧碰上了。
“陈总,你还真是我们兄弟俩的福星!”黄建远也赶紧来碰了杯。
“嗨,就是运气好~”
陈家志也没细谈,他和江永强算是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默契。
这次聚餐也只是为了加强联系,边喝酒边聊天,这种大排档的气氛也合适。
经过这一遭,陈家志已经有很大把握,将来靠谱鲜生要是和人在花城的批发市场上起冲突,江永强会出手相助。
只是估计他也不好管深城的事。
一连又过了好几天,
陈家志始终呆在花城,专注的梳理着公司的管理情况。
进入1月后,鸡心芥和迟菜心口感达到最佳。
靠谱鲜生掌握着最好最多的货源,各个市场渠道的反馈也都很不错。
花城、深城、香江三个主要市场中,深城出货量最少,但涨幅最快。
“布吉档口这就日销25吨了,真够快的。”
陈家志看着深城发回来的拿货单,惊讶于其增长速度。
今年菜价普遍不高,即使反弹了,也只是保持在普通水准。
迟菜心和鸡心芥的档口价要比常规货高出两成,有这种增长幅度,说明市场对布吉档口很认可。
就是和初衷不一样。
原本想的是蚕食,现在变成了大口大口咬,成长速度惊人。
看完深城的情况,陈家志才又着眼于公司整体。
昨日珠三角日出菜量约265吨,其中日本70吨,香江60吨,花城75吨,深城40吨,珠海、中山、佛山等其它地区约20吨。
沪市由于气温下降,一共只出菜约50吨,但等前期抢时间的宣桥和浦江进入正轨后,产能还会有明显提升。
“全公司一天出菜315吨,整体营收近百万元,不过由于出口减少,利润率变低了,估计只有十几二十万的净利润。”
巅峰时,靠谱鲜生花城和沪市加起来每日出口日本能达150余吨。
如今生菜出口虽说很坚挺,但整体规模仍缩水了一半。
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。
所以沪市才会调种植结构。
另外,从各个市场的规模来看,陈家志也觉得深城档口与益园和广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在减小。
因为就整体而言,市场还很大,靠谱鲜生的产能并不能满足所有市场,比如香江和花城,市场其实还有较大的消化空间。
深城、日本、东南亚,乃至其它珠三角城市也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。
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,靠谱鲜生更应该做的还是继续扩基地。
但人手不够,建的新基地很可能达不到预期。
“看来真得沉淀一段时间了,安心赚钱,积累底蕴。”
目前基地真不少了。
合利5000亩,江心菜场900亩,彭村基地1000亩,连州菜场1000亩,与连州农户合作基地1000亩,东升农场1500。
珠三角一共1.04万亩。
加上沪市三个菜场,一共就是1.34万亩。
还有偏安一隅的云岭农业。
如此分散和多的基地,陈家志想完整巡视一次都要费很多功夫,更不用提具体管理。
这几天全盘分析下来,陈家志觉得公司确实该稍稍沉淀一下。
不过至少得先把美国生菜挤出香江,最好能同时挤出日本。
东升农场有1500亩专门种生菜,连州有1000亩,这2500亩怼香江市场,沪市怼日本。
“嗯,就这么干了。”
有了决定后,等下午估摸着陈正旭和李才醒了时,陈家志就把电话打了过去。
“正旭,深城档口先暂时没必要和益园、广嘉死磕,等档口日销量达到30吨时,就可以稍微收着点了。”
陈正旭不解道:“咋了,老板,现在客户反馈很好,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候。”
陈家志说:“因为利润不够高,如果需求旺盛,可以提价控制销量。”
陈正旭:“还是有点没明白。”
“因为生产跟不上。”
陈家志给陈正旭算了笔账。
听完,陈正旭沉吟道:“如果是这样,档口日销30吨,配送15~20吨,深城每日保持45~50吨的量,确实是个不错的数字。
既能站稳脚跟,合理利用现有力量。
另外,应该也不会引起益园、广嘉做出一些过激的动作。”
陈家志很欣慰陈正旭能这样理性思考,他刚才有听到李才在旁边嘀咕。
“确实,这样不用起正面冲突,但我们还可以从香江入手,削弱合兴、永隆,也是变相的在削弱益园与广嘉。”
“好,我懂了,我和李才跟着会调整。”
种菜卖菜嘛,何必总想着打打杀杀,即便弄掉了广嘉与益园,靠谱鲜生也很可能会弄一身骚。
现在这样就刚好,符合陈家志的本意,安稳的发展壮大。
“嗯,现在布吉档口日销已经有25吨了,30吨也用不了两天,早点回来,公司马上要分红,这次分红会比预计的要高。”
“好,老板大气!”
“公司有今天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。”
挂了电话,陈正旭笑看着一旁侧耳听着的李才,“都听到了?”
李才挑了挑眉,问:“除了分红,似乎要让档口控制销量?”
“嗯。”
“为什么?”
陈正旭只得再做解释,“这样也好,从整体上价格能提高,能卖更多的钱。”
“就是扫街的作用可能得减半了。”李才撇了撇嘴,每天都挖墙角的感觉很上瘾,再慢慢温水煮青蛙的蚕食就有点食之无味了,但他也知道从理性上来说,这个决策更稳妥。
陈正旭又说:“别纠结这个了,现在该想想分红要怎么花了。”
办公室里就他们两个人,李才问道:“你打算怎么花?”
陈正旭嘴角微微扬起,“买房子,过年准备结婚了。”
“靠,我说你干嘛提这事。”
李才又受到了打击。
“我去档口卖菜去了。”
“市场上都是些大妈,有什么好去的,不如和我去酒楼拜访客户,美女还更多些。”
“过分了哈!”
“哈哈哈……”
虽然老板选择了刹车,但两人并没有放松,扫街仍有意义,档口保持稳定优质的服务同样有意义。
这些都是在为公司积累底蕴。
到了布吉农批后,李才今天特意从广嘉的档口外路过,他看到了叶楚,个不高,但身形壮硕,满脸横肉,双手抱胸,一看就不太好惹。
叶楚也认出了李才,这些时日靠谱鲜生在市场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热度。
两人四目相对。
如果是以往,李才会若无其事的路过,这会儿却招呼道。
“叶老板,生意兴隆。”
叶楚凝了凝眉,“靠谱鲜生的势头也不弱,后生可畏。”
“不行了,后劲不足,现在这样差不多已经到头喽。”
广嘉果然注意到靠谱鲜生了,如果继续闷头卖菜,可能真会吃亏,李才从包里摸出了烟。
“叶总,来一支?”
叶楚迟疑着接过,但没点上,顺着话打听道:“靠谱鲜生那么多菜场,还能没有菜么?”
李才抽了口烟,说:“公司的重心不在深城,在海外,小日本知道吧,我们的菜在日本很畅销。”
“哦,这样啊。”
叶楚这才点上了烟。
“走了,叶总,改天聊。”
瞧叶楚这模样,李才就知道他信了一部分。
这就足够了。
卖菜撬墙角撬多了,偶尔换换方式竞争感觉也还行。 《1994:菜农逆袭》-作者:野生的冰糖葫芦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