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来小说>历史小说>大唐:请陛下归天>第五百二十八章 贞升元年,韦谅离京(4/3,求月票)
  正月初一,正旦大朝。

  正月初二,皇帝前往天坛地坛,祭祀天地。

  不经意间,已经是正月初六。

  ……

  朱雀大街上,无数金吾持槊肃立。

  御乘在禁卫骑兵的护送下,缓缓朝晋昌坊大慈恩寺而去。

  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的李僩,挑开车帘,看向车外。

  长街两侧,跪倒了来回的百姓,而在远处,更多的百姓好奇的看着这边。

  在更远处,是新年浓重的烟火气,还有飘散在空中的欢笑声。

  李僩放下车帘,看向车内。

  李岘坐在左侧上首,李泌坐在左侧下首。

  韦谅坐在右侧上首,李暐坐在右侧下首。

  “去年关中丰收,加上江南粮草按时运抵,内外商路通畅,商贸基本已经恢复到天宝年间的水平,加上先帝崇简,三年来所用极少,所以去年长安百姓颇有存底,新年过的极好。”李岘拱手,道:“去年底大朝议后,涉及京兆府不少,百姓改观极多。”

  “这样便好!”李僩满意的点点头,然后身体靠后,笑着道:“不过这样的事情,还是少来些的好,不然,朕还真的未必能够承受得住。”

  事情太多,一件又一件出乎意料地发生。

  便是李僩现在还年轻,回想起来,心脏已经跳个不停。

  “内外诸事,的确不宜让太多人知晓,不然处置起来,就有大麻烦。”李泌轻轻摇头,扫了韦谅一眼,微微皱眉。

  “的确。”韦谅赞同的点头,然后看向皇帝道:“不过不聚集过多,而达成那样的效果,就需要各部侍郎少卿,尚书寺卿,还有三省诸位长官,更费些力气,审查多细致些,这样,才能少出问题。”

  李僩点点头,看向李岘道:“尚书左右仆射那里,要多承担一些,孙卿跟了皇祖父多年,而舅舅又任地方多年,很多东西瞒不过他们,这些细致的政务,要让他们多分担些。”

  “臣明白。”李岘点头。

  韦谅坐在李岘对面,轻声开口道:“其实,朝中的官员,从来不怕多,怕的很多人不做事,而且上面的人又不会安排,不知道该怎么安排,甚至不知道有多少事,这样时间一长,损害的是陛下的利益。”

  李僩轻轻点头,然后看向四人道:“不管如此,此次之事,朕了解了很多不足之处,太子这些日子也在安心读书,日后诸卿一起努力吧。”

  “喏!”众人肃穆拱手。

  ……

  车帘晃动。

  李僩平静下来。

  他拿起一本奏本递给李岘道:“这一次招诸卿过来,是因为苏毗的事情有了结果,苏毗国王回信,他确认种种迹象表示,吐蕃赞普在两年半前就已经病逝了,然后吐蕃秘不发丧。”

  韦谅的拳头顿时紧握了起来。

  很好。

  吐蕃赞普死了,不管如何,吐蕃在战场上的实际战力,都不可能再恢复到从前了。

  只要大唐派遣的将领不是那种糊涂蛋,那么日后大唐和吐蕃的战事,大唐将赢定了。

  李岘翻动着手里的奏本,翻到其中一页,手突然停了下来。

  “怎么了?”韦谅诧异的问道。

  苏毗国王送到长安的信,李暐还没看,就已被送到皇帝手里,皇帝再找人翻译的。

  所以,里面的内情,李暐不知道。

  韦谅也不知道。

  “吐蕃在两年半前,就在苏毗到逻些的山道两侧,驻扎了重兵,同一时间,增派了在苏毗国王身边的人,同时苏毗也失去了逻些的消息。”李僩抬头,道:“如果仅仅是苏毗国王开口,能增加三成的可信,那么现在还要多上一成半。”

  “为何如此说?”李僩下意识的问道。

  “两年半前就开始布置,这就不是在针对大唐,而是在单纯的封锁消息。”李岘叹息一声,道:“这是完全的秘不发丧啊!”

  原本,韦谅猜测吐蕃赞普已死,有四成可能,加上苏毗国王的说法,有七成可能,如今再加上一成半,就是八成半了。

  有八成半的可能,吐蕃赞普已经死了。

  韦谅接过奏本,看着翻译的内容,然后叹息一声,将奏本递给李泌,同时看向皇帝道:“陛下,臣以为不用等羊同的消息了,这奏本当中另外一个细节,已经彻底钉死了吐蕃赞普身死的消息。”

  “什么细节?”李僩忍不住的追问。

  “陛下可能不知,从昌都到逻些有三条路,一条是唐古拉山口,一条是往南两百里,走水路逆行上逻些,还有一条,便是昌都西南这条相对偏窄的山道。”稍微停顿,韦谅补充道:“苏毗国王说的,是在山道内侧布置的防守兵力,而不是外侧。”

  “内侧?”李暐第一个反应过来,惊讶的说道:“他们在防备,他们在防备苏毗,这怎么可能?”

  “没有什么不可能的。”李泌将奏本递了过去,然后看向韦谅道:“驸马是觉得,吐蕃赞普的死有问题?”

  “嗯!”韦谅点头,说道:“吐蕃两年半之前,就在昌都西南山道布置,那么自然不是针对大唐的,但苏毗又是大唐属国,正常情况下用不着防备,他们只需要在山道之外,布置兵力镇压就好,但却变成了防备,说明……”

  韦谅侧身,看向李僩道:“陛下,吐蕃赞普的死有问题吗?”

  “啊!”李僩瞳孔瞬间放大。

  李暐在后面接口,道:“陛下,吐蕃多年内虽然强大,但实际上,它更多的是一个由草原部落和农耕文明混杂的国家,赞普直管之地,农耕昌盛,而在之外,全部都是小可汗小赞普,他们不仅不听赞普的号令,有的甚至和赞普有仇。”

  “吐蕃人在防备苏毗人和吐蕃内部的一些人联手,然后颠覆政权。”李僩点点头,然后他有些欣喜的抬头道:“有人在担心,说明有人有能力做到了这一点,这是我们的机会啊!”

  李岘抬头,看向韦谅问:“驸马如何说?”

  韦谅摇摇头,说道:“我们要介入吐蕃国内,唐古拉山就是一个阻碍,甚至我们可能需要绕道安西,太费功夫,而且变数极大,毕竟已经过去两年了,所以,我们最后还是按原计划集中到党项身上,另外,就是苏毗。”

  李僩轻轻点头。

  “苏毗虽然是吐蕃属国,但多年来深受压迫,而且寒潮一日不退,这股压迫就只会加深。”韦谅摇头,说道:“苏毗现在是最想脱离吐蕃的,所以,可以派人告诉苏毗王,苏毗可以成为大唐属国,里外通商不受影响,但他要忍耐一年。”

  “一年!”李僩深吸一口气。

  “这一年,郭子仪可以发兵高原了,臣也会让高不危配合。”韦谅抬头,轻声道:“是该让党项人知道一下,这一次的高原之战,大唐究竟能调动多么汹涌的兵力了。”

  “善!”李暐赞同的点头,眼底带出一丝凶狠。

  大唐自天宝以来,设立西昌州已超十一年。

  加上吐谷浑族人归入大唐,大唐在西昌州,可调用适应高原瘴气的士卒不知凡几。

  但吐蕃人和党项人,却依旧不明白这一点,以为大唐的情况,和以往相同,完全不知道,攻守之势,早就变了。

  大唐不攻昌都,不过是因为昌都远在千里之外,中途消耗过大。

  大唐的这点优势,可能会因此而被抹杀,所以打算以逸待劳,好好的给吐蕃一个惊喜。

  但是在此之前,大唐要彻底的收拾掉党项人。

  李僩满意的点点头,随后问道:“表兄什么时候启程回河北?”

  “十六!”韦谅躬身,说道:“臣这一年,将河北之事尽可能了结,明年初整理归拢彻底收尾,然后就返回剑南,准备大战。

  正好,也看一看吐蕃新赞普的成色,好好问一问,吐蕃国内,究竟发生了什么。”

  “好!”李僩点头,说道:“传话下去,这一年,要全力为这一战做准备,这一战胜了,天下四方,就再没有能够威胁大唐的力量了。”

  “喏!”众人肃穆拱手。 《大唐:请陛下归天》-作者:太清妖道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